七天博大文化视野(7月16日)

【文化杂谈】 小议“共同体”和它的思想史建构(7) 步虚 前面,我们谈及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针对滕尼斯共同体思想所表达的一些看法。涂尔干重视现代社会中人们基于社会分工和个人功能相互依赖而形成的共同生活形式,并认为现代个体主义的社会,并不比传统社会建立在集体表象和共同情感基础上的“机械的共同生活”更缺乏道德性,她同样能够在人和人之间“结成强固和持久的关系”。 从滕尼斯与涂尔干两人的共同体思考互动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出,共同体和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但不能用社会或社会共同体指代共同体,这样就缩小了共同体这一概念。事实上,共同体和社会并不能完全等同。人在共同体和社会中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由此,有学者(如齐格蒙特·鲍曼)甚至明确指出:社会不是共同体,“生活圈子或社会可能是坏的,但它们都不是‘共同体’。我们认为共同体总是好东西”。共同体的所有含义都“预示着快乐”。 那么,在当代的土壤上,人们还能否如腾尼斯所期望的那样在新的条件下重建共同体,以实现社会整合乃至人格整合呢?有人悲观地感慨:共同体意味着自然而然、不言而喻的理解,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理性考量。一旦人们开始讴歌共同体,共同体就不再成为共同体。现代人越是抱着追寻共同体的目的,就越是求之不得。也有人乐观地期待,“只要个体的突围没有受阻乃至倒退”,那么借助某种“政治发明”,整合就是可能的。 这里,我们自然想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6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详细阐发的“共同体”思想。在他们看来,共同体是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并且人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具有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而共同体则是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人类一产生,原始社会中就存在“天然共同体”、“自然共同体”。同时历史上的“共同体”是发展变化的、具体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共同体”。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无论这个“社会”的形式和规模是家庭、邻里、氏族、教区还是城邦、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只要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对立,只要人与人之间还不能实现完全而切实的(而非有限或仅形式上的)平等关系,个人所隶属于的“共同体”本质上只能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冒充的共同体”。 人们思考和求解共同体问题,最终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的现实社会,是为了一切社会个体的真正自由和完全解放的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根据,以利益关系的存在状态为基础,解构古代和近代出现的各类“共同体”,扬弃和超越其抽象性和虚幻性,进而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概念。“真正的共同体超越人与人之间纯粹的功利关系,使人从经济人达到社会人,也只有在这里,人的自由个性、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才能真正而全面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communis”,即我们在本文最前面提及的由拉丁文前缀“com”(“一起”“共同”)和伊特鲁里亚语单词“munis”(“承担”)组合而成的共同体。用今天人们熟悉的话讲,这是一种建立在人们共为、共担、共享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共同体理念。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一种共同体或社会理念,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和追寻。(2021-07-11) 【诗文春天】 日本人眼中的鲁迅 谭文春 旅居日本的友人说福井是日本最幸福的县,教育水平在日本名列前茅,男女平均寿命也是日本最长,名胜古迹众多,居民们彬彬有礼。出了福井火车站,去参观藤野严九郎的故居。此人是鲁迅当年在仙台学医的老师,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这篇散文里记叙了与藤野的师生情谊,赞颂藤野的崇高品德。该文长期入选中学课文,让“藤野先生”在中国广为人知。 而我们尊敬的鲁迅先生,也在日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日本人对他极其崇拜,尊为偶像,他的《故乡》等多篇文章还被选入日本的中学教科书里面的必读课目。那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跟中国学生一样,已成为日本中学生的励志名言。 不仅如此,友人早年来日本,看过一出日本民间的话剧,主角正是由日本人自己扮演的鲁迅形象。话剧的名字已然忘却,但里面有一句台词让友人心神震荡,难以忘怀——在这出日本的话剧当中,日本人居然大声喊出:“让日本人滚出中国!”日本四格漫画书《内山完造的生涯》里也有鲁迅形象。内山完造曾在中国经营书店,是鲁迅的挚友,日记里有记载,显见鲁迅先生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日本,鲁迅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因为鲁迅的作品最先翻译成外文的是日文。在鲁迅去世之后不到一年间,日本就出版了七卷本的《大鲁迅全集》,比中国出版第一套《鲁迅全集》还早了近一年。一个日本人,他可能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可是他能通过鲁迅的作品,懂得中国人的精神!鲁迅是日本的“国民作家”,对日本作家影响深远。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的母亲却严肃地向前来祝贺的宾客们说:“他比鲁迅还差得远“!对母亲这一句评价,大江健三郎欣然接受。大江认为鲁迅是20世纪亚洲最伟大的作家,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鲁迅的作品对他影响太多,是他的精神导师。他说:“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换言之,在我思考文学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鲁迅。”大江多次来访中国,在鲁迅石像前泪流满面。 鲁迅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学医的仙台医科大学,是现在日本东北大学的前身,对鲁迅十分尊敬。大学校园内树立有鲁迅塑像,2004年鲁迅到仙台留学100周年之际,将鲁迅当年读书时的一间阶梯教室名为“鲁迅的阶梯教室”,并对外开放参观。离教室不远的东北大学史料馆,陈列着鲁迅的入学申请书、成绩单、学习笔记、退学申请等重要的历史资料。该校发出的招生手册中,介绍学校光辉历史的那一页,鲁迅先生的照片比其他的名人都大,而且是排在第一位。 在日本,鲁迅已成为一种象征,鲁迅的作品已成为经典,对时事的针砭,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依然发人深省。鲁迅一生都在关注着走向殖民地化的中国,一直呼唤国民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呼唤国民的自立。鲁迅的文字,不仅仅是犀利的匕首、投枪,还包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大爱和盛意拳拳的赤子之心。他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他更是中华之魂! 我上中学的时候,课本中有好多篇鲁迅先生的文章,这些文章一直陪伴着我的学生时代。老师也一直强调,鲁迅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也是革命家和思想家。近几年听说由于“不合时宜”的原因减少了。但我还是喜欢读鲁迅,年轻的时候买过一套《鲁迅全集》,读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的作品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以鲁迅精神为国魂的民族,是有尊严的、善于自省的、不可战胜的民族!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二 (六)登大雁塔无诗? 洋中鱼 长安南郊有一座雄伟的建筑——大雁塔,又名慈恩寺,是唐永徽三年(652年)高宗李治为了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造的,初建五层,后朽毁,重建时增至十层。武则天时代,改建成方形角锥,砖表图心,共七层,内有扶梯,可盘旋而上。塔连基座高64米,磨砖对缝,气势雄伟,坚固异常。因塔基呈船形,塔身在船中,可抗地震。塔南门的东西两侧镶嵌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 自塔建成以来,尤其是武则天改建以后,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都要在此举行传统庙会,俗称雁塔庙会。长安附近群众无不赶来参与,场面极为繁华兴盛。同时,这里也是文人骚客荟萃之地,举子及第后都要登塔题名,以求仕途步步高升,雁塔题名遂成为士子们仰慕向往之事。 贞元九年(793年)二月,柳宗元和后来的终身好友刘禹锡、以及穆寂、苑论、谈元茂、张复元等32人进士及第,柳宗元看榜后邀了几个人一起效仿前人同游大雁塔。大家一起登塔并在塔上题名,其中一人提出登高吟诗,这时候柳宗元说了一句:“昔日太白游黄鹤搂曾慨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这大雁塔也有岑参和少陵诗在上,我等还要在此自寻没趣不成?”刘禹锡也说:“今日我等及第,只为来日庶民安宁。”结果,没人再提吟诗之事。 柳宗元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他当时的最大理想是从政,是“利安元元”,再说,他自己也感觉到一下子不能写出岑参和杜甫登大雁塔的那种气势磅礴的诗来。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秋,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和薛据同登大雁塔,各人都有诗作,其中岑参诗中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峰峰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的句子,气势恢宏,被公认为题咏雁塔的名篇。可惜的是,结尾有退隐宗佛之念,未免过于消极。而杜甫“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泰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正云愁。”“黄鹤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等句子,以其为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忧心的博大情怀成为流传千古的黄钟大吕。在这种高姿态的诗作面前,涉世不深的柳宗元自然感到有些拘谨了。 下来后,恰巧与前来游览的韩愈、孟郊、李翱等人巧合,宗元与韩愈早就熟悉,就应邀再次登塔,此事《韩愈全集》遗文卷有记载。   【细语微光】 雨如决和倾 紫月天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滴成了沫子,透明水滴折射着淡淡的光芒。泡上一壶清茶,品着夏雨中的思念,一缕深深的眷恋从记忆的尘埃里缓缓走将出来。 滠水河环绕着古老的黄陂城,静静的流淌着,迎来了日出朝阳的绚烂,也送走了落日瑰丽的余晖。我生于斯,最爱秋日早起时分,黎明未至。高筑的堤坝上影影倬倬的是晨跑的人们。平坦的水泥地延伸向乡镇的那头。我奔跑的节奏在岔路口打转,看看手表,六点!晨光是耀眼的光芒,从地平线瞬间散发出来。微笑会悄悄然绽开,想对着朝阳喊上一句:我们一起奔跑吧。仿佛希望的力量在一瞬间升腾,一整天都能量满满。 匆匆的春夏秋冬里,滠水河守护着一城安生,是母亲河,是我们血脉流淌的见证。可是,她咆哮了!五四年,听父辈沉重的回忆,一城的积水,浑浊的黄。多少家人痛哭流涕,多少家人流离失所!久久的,等到洪水褪去,人们齐心协力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堤坝,城里的人们爱称它为:黄陂大堤。成排的柳树依水而立,河水川流不止,与之相映成趣。父辈的忆苦思甜里,我读到的终究只是眼前的和风丽日,直到九八年,洪水再次来袭。 记忆里的九八年,我还是个半大不小的屁孩子。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跟在大院里几个的同龄人疯玩。洪水来之前的几个星期,老天爷无休无止的打雷闪电,下着倾盆大雨。可谓:“风如拔山努,雨如决和倾”。被圈在屋子里,我心里甚是毛躁。大人们则是另一派焦急如焚的担忧。父亲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家了。妈妈说是到大堤上防汛抗洪去了。小小的我哪知道什么是防汛?只见父亲偶有一晚回家休息,拿换洗的衣物。他坐在家里的靠椅上,没一会儿功夫,就鼾声如雷。我想叫醒他,问问防汛是什么情况。摸摸老爸鼻子,捏捏耳朵,除了鼾声不断。愣是一点反映没有。仔细看去,他的胳膊上有一层薄薄的皮子,我轻轻戳了一下,皮子就可以揭开。背心以外的地方全部都晒得通红。表皮都晒破了,我静静地坐在爸爸身边,轻轻的撕着开裂的表皮。 就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洪水的威力。爸爸醒了对妈妈嘱咐到:“洪水一旦守不住,你要立刻带着孩子跑到院子的高处。那里更安全!”“那你呢?”妈妈急切的问。爸爸沉默片刻,斩钉截铁说道:我会坚守住!说完,冒着大雨重又回到防汛抗灾第一线。 洪水最终停在了最高警戒水位。天亮了,雨停了。大院里积攒了一层楼高的浑水。但人们的心情是出奇的开心。二楼的小哥哥坐在洗澡的大木盆里捕鱼,唱着歌。一首“小燕子,穿花衣”没调没音的穿破天空,将我给召唤了出来。我也准备下水扑鱼。却见另一个大哥哥一瘸一拐的从昏黄的水中爬行上来。一只脚拉了一道口子,鲜红的血汩汩流出来。水里有鱼,也有从各处冲来的利器、玻璃碴子。吓得我不敢下水了,只能羡慕,家里应该有个大大的木盆。回家拉着妈妈的衣袖,说:“妈妈,有家哥哥捞了好多鱼。我也想捞鱼吃。”妈妈开心的说道:“等你爸爸回来了,我们去买鱼吃。也好给你爸爸补身体。这段时间他可累着了。” 后来,爸爸防汛有功,荣获了“五一劳动”奖章。 三峡大坝修筑后,黄陂再也没有发过大水了。道路新修筑,城区发展,景区开发。家乡美成花园一般的存在。 在城市的高楼里,眺望远方,一道闪电闪过,天边黑将过来。武汉的夏雨里透着人定胜天的信念,此时,当吟咏毛主席的一首诗:“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飞鸿传书】 人为什么会无聊 戴俊马 十九世纪,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说:“人在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痛苦,得到满足时便无聊。”他把人的精神状态与人对欲望的满足与否联系了起来,似乎颇有道理,其实很片面。欲望即使得不到满足人也不一定就痛苦,在有些人看来实现欲望的过程是艰辛的,却也是美好的;欲望满足了人也不一定就无聊,在有些人看来经营欲望的过程是复杂的,却也是幸福的。这里的关键点是看各人对此的认知和感受了。 人的欲望一般来讲很难得到满足,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个欲望满足了,还会有另外一个欲望,小的欲望满足了,还会有大的欲望,大的欲望满足了,还会有更大的欲望,并且对欲望追求的类型也不尽相同,有对金钱追求的欲望,有对美色追求的欲望,有对仕途追求的欲望,有对娱乐追求的欲望,有对健康追求的欲望等等,怎么能说人的欲望会满足呢?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同一时期他(她)的心里可能存在着多种欲望,即使满足了一个,也不代表满足了所有。因此,用欲望的满足与否来界定人是否会无聊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按照亚瑟·叔本华的说法,人应该时时处于痛苦或无聊当中,毫无幸福和快乐可言。 人是否会无聊应该与人长时间处于某种状态有关系,比如长时间无所事事、长时间孤独、长时间重复某项工作(某个动作、某种程序)等等。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很重要,即“长时间”“处于某种状态”,非此,一般情况下人不会感觉无聊。比如,一个人今年干出纳,明年站柜台,后年做采购,他(她)是不会感觉到无聊的,哪怕他(她)再不愿意干这种活。因为“新鲜感”在起作用,人是喜爱追求新奇的动物,只要他(她)能经常接触“新鲜”,打破“单一”和“重复”,一般都不会感觉无聊。为什么政府政务部门里的工作人员只会感觉到劳累,不会感觉到无聊呢?就是因为他们每天接待的人和处理的事都不一样,日日“新鲜”罢了。 社会上流行一句“审美疲劳”的话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一个再美的女孩子,如果欣赏她的人天天面对她都是固定的模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视觉上的“疲劳”,就会感觉她不漂亮了。这也就是住在风景区里的人感觉不到本地有“风景”的道理。 要想减少人们的无聊情绪,着重点应该放在改变其生活或工作状态及其时间上,不让其长时间地处于某种状态之中,打破感觉上的疲劳。比如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一段时间内应该交流工作岗位、更换工作方式、调整工作职务等等。这里的“一段时间内”应该是二至三年,或四至五年,最好不要超过六年,否则,难免不无聊。干其他工作的人也是如此,适当地调整一下,灵活地改变一下,对于调节工作情绪,活跃生活状态都会有好处。因此,要想使人不无聊或减少无聊,就得增加工作或生活中的“新鲜感”,用“新鲜”刺激“新奇”,进而不断“新生”。 这么说也显绝对,有的人长时间处于某种状态,也不会感觉无聊,能够通过不同方式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进而取得愉悦身心、乐观工作和生活的效果。可见,心态很重要,一个人痛苦与否、无聊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对待工作或生活的心态,阳光生活、心态积极的人是不会痛苦或无聊的,顶多有时感觉遗憾。   赞美的力量 … Continue reading 七天博大文化视野(7月16日)